1987年的开头,中国足球界发生了两件十分引人注目的新闻:中国足球队首次赴巴西训练比赛;19岁的小将谢育新经政府批准加盟荷兰兹瓦鲁俱乐部队。

前者在中国及亚洲引起强烈反响。中国观众们为此欢呼不已,认为这是振兴中国足球事业的重要步骤,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则把此次中国队赴巴西看作是中国向奥运会进军的坚定信心,韩国以此推测中国将参加1988年奥运会......

后者在亚洲影响不大,但在欧美引起新闻界的关注。谢育新离开北京两天后,至少有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和法新社三家世界著名通讯社,对谢加盟荷兰球队作出评述性报道。他们把着眼点放在“第一个”,即谢育新是中国第一个获准前往国外踢球的足球运动员。他们把谢的转会,看成是中国“开放政策”的反映,甚至期待着有更多的中国人到欧洲踢球。

作为“第一个”的当事人,谢育新是怎样看待这个第一呢?在小谢离京前的一天上午,我在北京和他谈起这个问题。

坐在床头上的谢育新专注地盯着地板看,似乎地上有问题的答案。许久,他说:“作为第一个转会到国外的球员,我觉得自己很幸运,遇上了国家的好形势。几年前,联邦德国曾聘请古广明和沈祥福去踢球,但当时还没有开放政策,对方虽然积极,在我们这通不过。应该说,我赶上好时候了。论水平,在我的同龄人中,我国有不少比我好的球员,只不过我碰巧有机会被荷兰兹瓦鲁队看中。

前排右二谢育新

小谢人小,只有19岁,但长期走南闯北,思想已趋于成熟,他那谦虚的态度,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记得1985年柯达杯赛时,国际足联技术顾问们对小谢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中国少年队中最有希望的新星。柯达杯赛后,我曾约小谢到我的办公室一叙。不想,他却和几个小伙伴一块来了,他没有接受采访的意思,却和伙伴们参观起报社的环境来了。好不容易进入话题,他却罗列一大堆教练的名字:启蒙教练肖建林和陈汉粦从小教我,给我们打下了较好的技术和体力基础;而后进入容志行和陈熙荣执教的广东少年队,从技术、意志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最近这两年,我又在高丰文执教的中国少年队踢球,又得到他的言传身教。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凝结着教练们的汗水。

当时我就想,这小伙子不错,他在讲到教练的帮助时,是那么真诚、那么坦率。今日又在一起交谈,除了比上次能说外,真诚、坦率的品质丝毫没变。

一个人的品质是最有价值,小谢的这些品质也是从小培养的。去年年底,我到广州采访,间接了解到一些小谢少年时期的一些情况。

小谢是广东兴宁县人。兴宁不如梅县那么有名,其实兴宁这几年也没少出人才,蔡锦标和郭亿军这两位国脚就出自兴宁。小谢5、6岁就随父亲走进球场,当时他崇拜蔡锦标,也希望自己成为国家队员。他父亲不止一次地对他说,“好好练吧,将来上国家队去”;“咬咬牙,多练一会儿吧,要不怎么进国家队为国争光呢?”

为了进省队,他一年四季,不分节日假日,只要有空就泡在球场上,这孩子有一种特有的练球兴趣,只要上了球场,从没有自己想回家的时候。直到踢到国家青年队,他这特点仍没改,去年在昆明办教练员训练班,国家青年队做示范动作,只要教师要求队员来做,小谢就会第一个跑出来,因而国际足联的讲师说他是个不怕练的小伙子。

这几年,他进步得快,可听到的批评更多。在广东少年队,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板凳队员,原因是“能跑,但跑的目的性不强”。他通过动脑子想,逐渐懂得了跑里边的学问。从国家少年队回广东之后,他没有一点骄傲情绪,因为走前高丰文批评他传球失误太多,视野也不够开阔、对抗能力不强。

谦虚的学生碰上了严厉的老师,学生如何不能进步呢?!

时间是最好的证人。去年天津今晚报杯赛时,小谢在中青队踢前卫,他有个特点:人一上场,踢球的欲望特别强烈,他奔跑的距离、时间和时机给同场竞逐的荷兰兹瓦鲁队教练留下很深印象。一向以才量人的职业教练,从不放过任何挑选优秀人才的机会。比赛一结束,他便委托一位中国记者向谢育新打探有无去荷兰的愿望。小谢只当是玩笑话并不往心里去,没想到荷兰要人的信函很快便寄到中国足协的办公室。

无巧不成书。信到之时,正值中国足协决定“走出去,请进来,尽快提高我国足球水平”之际。于是,谢育新的转会很快便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

按双方协议,谢育新先赴荷兰兹瓦鲁PEC队试用三个月,试用到期后是否正式签署转会合同,将由中国的有关部门决定。谢育新在荷兰期间,享受甲级队队员的同等待遇,参加甲级队的正式比赛和友谊赛,参加该俱乐部乙级队的正式比赛。

事情来得非常突然,仓促得小谢都来不及回家看望一眼。他对我说,从小在外边踢球,不会想家;但是出国和在国内不一样,语言又不通,只能自己对镜子说话,到时候真说不定会想家。

其实小谢在北京时已经开始想家了。他清楚地记得爸爸的来信:你一个人在国外要多加小心,好好学习。虽然你是一个人,但荷兰人民会把你当成是中国青年的代表来看待,要时时注意树立一个优秀中国青年人的形象。

想着父亲的来信,小谢不由地想起最后一次回家时的情景:那是去年12月中旬的一个中午,小谢和广东青年队一道去梅县比赛,离开梅县去兴宁乘回广州的飞机,到机场一看晚点两个小时,小谢急匆匆跑回家吃了顿午饭,又往机场跑,在家的时间不过40分钟。当时还没有接到去荷兰的正式通知,所以父子俩只是说了几句家常话。接到赴荷兰的通知后,小谢已经没有时间回家了,就连除夕也是在球场上度过的。鸿雁送家书一封,父子之情在此吐露诉说。

他飞走了,飞到了一个遥远又陌生的国度。难吗?当然难。语言不通,打法不同、认识不一样、要求不一样。小谢想找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普拉蒂尼和马拉多纳可能不懂意大利语,那么他们是怎样和队友交流的,总不会有个翻译终日陪同吧?小谢怎么能和他们比呢,他的难度一定比那些世界级球星们更大。我深信这一点:小谢人虽小,但他能够克服困难。原因是他谦虚上进,为人随和,一定会在遇到难题时得到朋友们的帮助;其次他勇于吃苦,只要以苦为乐,难度再大也不算难;第三,他有实力,有实力的人才能在陌生的土地上站稳脚跟。

飞吧,展开双翅的雏鹰,愿你归时羽翼更丰!

1987年 张小鸰/文